纤维艺术线上展 | 纹理之绣外慧中
PART 2
绚彩中华-中国少数民族织染绣文化展
上海纺织博物馆
PART 3
《COUNTRYSIDE》熊雨 、赵文瑄 上海杉达学院学生
指导老师段玲 上海纺织博物馆
指导老师刘湛 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
Garden
灵感来源于欧洲刺绣及蕾丝花边艺术,凸显其装饰性,通过巧妙的操作,用细线或带子来展示疏密组织的区域,由线或带通过穿插、盘曲、扣结等形式,运用打籽绣、钉线绣、包梗绣等绣法,形成各种美丽精致、疏密有致、灵活生动的田园图案。
PART 4
《重塑》 陈建行
指导老师俞路 上海杉达学院
贴布绣也称补花绣,是一种将其他布料剪贴绣缝在服饰上进行刺绣的艺术形式。该设计利用贴布绣的绣法,将贴花布按图案要求剪好,贴在绣面上,在贴花布与绣面之间衬垫稍加填塞,使图案隆起而有立体感。贴好后,再进行锁边。贴布绣绣法简单,图案以色块面为主,风格简洁,别致大方。
PART 5
《基因重构计划》 黄蓉
指导老师尤心彦 上海杉达学院
设计主题来自与打破迷雾相关的人类进化。人类一次又一次适应环境的进化和再生,使身体和精神越来越强大和丰富。在无垠的宇宙中,基因突变和身体进化已成为事实,设想未知的现代科学技术中,未来的人体将会如何重构?我们身在何处,我们既没有达到化的顶峰,也没有达到进化的终点。这段旅程始于 35 亿年前,而进化仍将继续。此系列体现了年轻人追求时尚和个性的需求,把自己的想法、爱好贯穿在服饰中,利用现代先进的电脑刺绣机绣出各种立体感很强的贴片绣品。
PART 6
《Mine》李淏
指导老师蒋雯 上海杉达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和素质不断提高,人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现代社会,人们开始关心自身形象的维持,又努力维护他人对自己良好的社会评价,在这种倾向于放大颜值的映射和现实社会环境的反馈,很多人对于自己外貌不够自信,产生了“容貌焦虑”。美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和诠释,片面追求“美”则是本末倒置。真正的“美”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PART 7
《KARST》马雯婷
指导老师虞倩雯 上海杉达学院
从所拟定的喀斯特地貌与相应发展时间节点出发,该系列设计融合喀斯特地貌的经典元素:贯穿整个发展过程的⽔;发展初期流⽔侵蚀地表形成的溶沟;发展中期形成的溶洞与衍⽣形成的⽯钟乳、⽯笋;在末期形成的峰林;整个发展过程中地表、地下的⽣态系统所特有的植被;在流⽔侵蚀过程中,岩⽯氧化、侵蚀形成的绚丽氧化层与纹理。少量⺠族刺绣元素的引⼊则将喀斯特地貌与⼈类⽣活相链接,使设计整体更加亲切贴近⽣活,同时喀斯特地貌⼤量⼤⽓恢弘的⾃然景观,使作品偏向简单且⾃然⺠族的元素,⾛进钢筋⽔泥的城市⽽不违和,让更多⼈通过服装去欣赏⾃然的千姿百态。
PART 8
《维度》 乐静
指导老师戴竞宇 上海杉达学院
该系列设计以绣线穿人造珠片、亮片、宝石沿服饰上的花型画稿进行刺绣。核心部位的刺绣图形运用于时髦女裙,更显得活泼,运用钉线绣绣出花样的轮廓,用珠片和人造宝石来绣钉出花朵,实现各种不同质感材质的组合设计,坚硬挺阔的服装廓形、精致的刺绣线迹和有分量感的珠串效果,让服装更显丰富、华丽、有层次。
刺绣作为设计元素和工艺手法融入到现代服饰中,渗透到世界各个时装角落。为体现刺绣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设计理念,创作者们从当代审美视角,用多样化设计语言和先进工艺技术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创新设计,以刺绣的造型美、工艺美和文化内涵美来修饰和丰富服饰语言,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传统刺绣的创新设计与运用必将成为现代服饰设计发展的创新方向,为现代服饰品带来新的生命力,满足当下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进一步提升服饰的附加值,开辟新的设计风格,不断拓展其使用范围。
指导老师简介
蒋雯 讲师
上海杉达学院
GAONCREW品牌创始人
尤心彦 讲师
上海杉达学院
杉达时尚配饰与设计优秀教师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