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艺术线上展 | 纹理之百褶千回
日期:2022-06-27 17:00:40

纤维艺术线上展 | 纹理之百褶千回

褶皱的定义可以一分为二: “褶”是把面料经过处理加工得到规律性或者无规律性的折叠或波纹;“皱”是把面料通过物理或是化学处理而得到自然或随意的纹路形态。



PART 2
“华服典章”系列少数民族服饰展
上海纺织博物馆

苗族百褶裙
百褶裙是各地苗族妇女下装的代表性款式,苗族地区的百褶裙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裙长从25厘米到长至脚面不等。贵州东部地区的百褶裙花样繁多,工序复杂,做工严密,裙褶多达500余;贵州西部的苗族地区,妇女多穿麻布蜡染花裙;贵州惠水等地区的苗族百褶裙多为青色,无一点花饰;云南丘北、文山,贵州遵义等部分地区的苗族百褶裙,全为白色麻布制作,纯白无瑕。苗族地区的百褶裙,不但品类齐全,多姿多彩,而且在穿着习俗上,也独具特色。

彝族百褶裙
百褶裙是凉山彝族成年妇女的传统服装,用宽布与窄布镶嵌横联而成,中部红色布制窄长筒状,下节黑色毛织细褶四散呈喇嘛状。彝族女子不论老少,都以穿百褶裙为美。彝族妇女百褶裙以多褶为贵,旧时裙式长短与身份有关。女孩子会走路的时候就会穿上两节素色百褶裙,进入青春期后举行隆重的换裙仪式,会换成红、蓝、黄等多种颜色相间的三节、下摆更大的百褶裙。结婚时百褶裙多少,料子的好坏,做工精细与否,都被作为衡量彝族新娘能干与否的因素。

瑶族百褶裙
瑶族百褶裙,流行于广西南丹,通常用自织土布作料,染成深浅不同的靛色,折叠成褶后用针线在裙头处串缀而成,裙面常有蜡绘花纹,裙脚饰有红色刺绣花纹,多为几何形花卉。
哈萨克族褶裙
哈萨克女子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或者短裙,多选用各色花布的棉布绸缎、毛布条绒缝制而成。青年妇女所穿的连衣裙袖子绣花,下摆多褶,袖口与裙摆缀荷叶边,外面套红、绿、黑色对襟坎肩。少女衣领绣有花纹,外套多褶大摆连衣裙,胸前配有纽扣、串珠等装饰品。
PART 3
《STREAM》丁晓林、贾明昊 上海杉达学院
指导老师段玲 上海纺织博物馆

褶皱面料以直、曲的变化聚集和组合,形成一种完整、有秩序的线条装饰,机器化的生产工艺让皱褶排列更加精细,手工制作让皱褶处理独一无二,无论是条状还是多边形状都能表现出疏密起伏和变化多端的服饰美感。
PART 4
《WRINKLE》 上海杉达学院学生
指导老师刘湛 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



可以从该系列设计中,看到形态有别于常规服装的作品,巧妙之处在于利用褶皱来塑造出类似建筑又无比灵动的服装效果,让身体在其中获得更多的自由感。褶皱肌理的再设计工艺处理,使面料具备了一定的可恢复性弹性,不仅可以适应人体的运动,以及体表面积的拉伸变化,还减弱了由于面料的牵扯,带来的对人体体表的摩擦,使人感到舒适。
PART 5
《CIRCUS》 钱嘉怡
指导老师戴竞宇 上海杉达学院




灵感来源加拿大太阳马戏团,参考圣马丁、安特卫普有关马戏团元素成衣设计、特殊结构和复杂廓形,创作者提取“马戏团”主题的颜色、结构、趣味元素,进行系列服装设计,以oversize风格为主,整体强调放松感。将“A”“H”“O”变换廓形与局部点睛之笔结合,设计调性为解构重组,拆解拼接。融合面料多元素,用tufting工艺做毛线面料、拼接粗花呢和运用褶皱面料的变化肌理。色彩明亮富有趣味,怪诞设计突出马戏团趣味性,该系列探索马戏团元素和褶皱在服装设计中多样性创意应用。
PART 6
《记忆的形状》王静 上海杉达学院
指导老师胡筱



本系列设计主要探讨记忆在服装上的重构,使情绪化的记忆与服装相结合,体现出记忆是虚实相结合的状态。所设计的褶皱富有层次变化,既美观又不影响人体的活动。虽然制型简单,但是通过面料的弹性设计使服装产生流动的美感,也充分表达了面料再创作和纤维艺术多层次的装饰效果和丰富的想象力。
PART 7
《恰好是你Luckily It’s you》袁菲
指导老师虞倩雯 上海杉达学院




本系列设计从“绿色可持续发展”角度入手,用绿色色调来表现可持续发展主题,以回馈大自然作为升华 。素材源于《苔》中诗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青苔既没有艳丽的色彩,也没有挺拔的姿态,它单调又微小,但却有着坚韧不拔的韧劲与顽强的生命力;它不需要沃土千里、精心呵护,在恶劣的环境也能野蛮生长,再卑微的生命也能爆发巨大的力量,绵延不绝;它明亮的绿色点缀着地球,与各色组合,成为独特的矩阵美学:它代表了一个后世界末日的形象,表达了我们对于绿色生活的渴望。
PART 8
《层叠》 张梦雅
指导老师俞璐 上海杉达学院

创作者所理解褶皱的美,在于自然而丰富的线条感,浪漫又灵动,不同材质的面料褶皱效果也不同,挺括硬朗的合纤面料褶皱效果亦是硬朗且立体,给穿着它的人以霸气,坚强而顺滑柔软的真丝、雪纺类面料中褶皱的体现,蕴含着的丝丝流动的曼妙动感,让穿它的人也拥有流水般的灵气和洁净气息。
“褶皱”纹理的表达贯穿了世界服装史的发展,是独特而重要的存在,它多样化形态所承载的意义都体现出相辅相成的文化体系。在当今的时尚设计中,其含义不断在更迭,开拓着更多的可能。褶皱与材料的联系、与面料的联动、与服装结构的表达和与设计师的再塑造,都在不断发展、跃变和创新。
艺术总监简介:
周子琳
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教师
上海开放大学时尚学院教师